最近,从福州到厦门,我聊了不少已经装修完的屋主,大家都在向我吐槽一个问题,买灯难!!宜家是他们最后的底线!

一听还真的有点心塞,装修已经那么难了,买个灯还不让人省心,于是我对买灯这件事下手了。
先总结了下大家吐槽的难点,你看你中招了没
● 不知道怎么选一盏好的灯?怎么搭配?
● 跑了很多卖场看了很多款式,不知道买哪个牌子?
● 网上看的价格和卖场的价格,差距太大,不敢下单?
这一期,我就从需求和场景出发,用干货+推荐的形式从颜值、功能、适配度、性价比这四点入手,和大家唠一唠灯的选法和国产灯具的种草。
情绪氛围营造靠全看色温
先说需求,现在年轻人,尤其是90后、95后,大家买灯真的是“买颜值”。
前段时间小红书、朋友圈都在秀“落日灯”,她二话不说果断入手,买来后就开始拍拍拍,拍完还不忘安利给我,“真的不贵,还可以调节亮度,你也来一个吧~”
爱美的女孩子男孩子,应该都不会拒绝吧!是的,我也下单了~

图 源自小红书
“颜值即正义”的时代谁不想变得更美呢?不管是人还是家,而对于家庭照明的需求,如何能让家变得更好看,甚至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更和谐正在成为大家新的关注点。
就像这次我在采访屋主时,他说希望家人在暖暖的环境里生活,因此他家在确定了原木色偏日系的家居风格后,因为他不喜欢过多的软装配饰,就要靠灯来装饰暖了。

图 住范儿自摄
这其中,灯的色温、灯的造型就会有很大的影响(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后续的真实人家案例)。
对于这一步的认知,其实餐饮空间走在家庭照明之前。
大家去肯德基会发现,灯通常是一个垂钓的发黄筒灯,坐在下面吃肯德基,炸鸡和薯条会看起来更鲜美,更有食欲,这就是暖色光源带来的影响,归根结底,就是因为色温。

图 住范儿自摄
色温,色温越低,光照越黄,承暖色调;反之色温越高,光照发蓝,承冷色调。
这里,还是建议小户型统一色调,确定一个色温后前后相差不要太大,以下是整理的一个适合小户型空间的室内色温表,可做参考。
空间 | 照度(Lux) | 色温(K) |
厨房 | 150 | 5000-6000k |
餐厅 | 150 | 3000-3500k |
客厅 | 150 | 4000-5000k |
卧室 | 75 | 2700-3000k |
衣帽间 | 300 | 4500-5000K |
色温影响的是情绪,摆放位置和高度影响的是氛围,这里我就要提到大家比较关注的“有主灯设计和无主灯设计”。

图 源于小红书案例
有主灯设计满足日常需要,无主灯设计追求的是氛围营造,为了让家过的更有仪式感,我比较推荐有主灯+无主灯设计的组合安装。
钱少显贵就得看灯的材质
综合对比了一下,灯是整个空间内花钱最少最容易出效果的单品,
对于小户型,结合大家常关心的北欧风、极简风、轻奢风和新中式来说,灯具的颜值提升重点看两个,好的材质和造型。
这里简单说一下灯具在国内的材质进化史,2008-2010年,国内比较流行水晶灯,造型多变且复杂,对吊顶的承重要求高,尤其和欧式风结合,用于大宅大平层和别墅。

2011年以后,国内出现了以铜为原料的灯具设计,造型简约多变,且和其他材质搭配性强,由于价格相对可控,广泛被大小户型接受,出现了以月影灯具为代表的一批天猫品牌。
铜之所以被接受,主要是因为它是金色的,稳定性强,还耐脏不生锈,易打理,这简直是我这种懒人爱好者的福利,半年拿掸子扫一扫,又荣光焕发了,真香!

造型上,大家挑选就本着一个原则,简约。
这是宜家的灯,简单搭没问题,但是稍微加点造型,瞬间设计感和档次就有了。


设计嘛,就是在点、线面和形状中寻求不同,又不哗众取宠。

最后一步我们来说性价比,按照国内大多数普通户型(50平-120平)的数据来算,一个家里至少5盏灯,含客厅、主卧、次卧、餐厅、卫浴空间,纯水晶灯目前市面价格大约在600-3500之间,对于普通人难以企及。

但根据天猫近两年来的数据统计显示,大家能接受的价格单品单价在200-3000元不等,价格的具体影响因素也和灯的直径、材质、设计等相关。
来源:住范儿